亚新玩法规则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亚新玩法规则 > 新闻动态 >

每天学习一个成语——倒持泰阿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   “倒持泰阿”,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成语,承载着历史的智慧与教训。它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权力与利益交织下的复杂人性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的世界,探寻其背后的寓意与启示。

图片

一、倒持泰阿释义倒:倒着、反过来。持:拿着,握住。泰阿:古代十大名剑之一,也叫“太阿剑”。泰阿剑以其锋利和珍贵而闻名,象征着权力和威严。倒持泰阿:亦作“泰阿倒持”、“ 倒持太阿 ”。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而因此处于被动或受害的地位。二、倒持泰阿用法倒持泰阿,是一个源自东汉的动宾式结构,中性成语。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;比喻轻率相信别人。常被用来描述那些因轻信他人、缺乏警惕而将重要权力或资源交给不恰当人选,最终导致自己或组织受损的情况。此外,在政治、外交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。例句:1.在处理国际关系时,如果国家过于依赖他国或国际组织,就会如同倒持泰阿,失去对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掌控。2.在企业管理中,如果高层管理者对下属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制约,就如同倒持泰阿,将企业的命运拱手让给了他人。三、倒持泰阿出处倒持泰阿,最早出自西汉《上书言王凤专擅》:“孔子曰:'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’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驱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这是成语的直接来源,也是梅福呈给皇帝的一份奏章中首次出现的。在这份奏章中,梅福批评了当时权臣王凤专擅朝政的情况,并引用了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”的典故来警示皇帝。原文意思是:“孔子曾说工匠要做好工作,必须先使工具锋利。但到了秦朝却不是这样,他们设置诽谤的罪名,实际上是替汉朝清除障碍,但却倒拿着宝剑,把剑柄交给了楚国(比喻把大权交给了外戚或权臣)。”然而,所参考的多部词典都将“倒持泰阿”的出处归于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驱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虽然“倒持泰阿”的直接出处是《上书言王凤专擅》,但《汉书》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,其记载的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文献依据。四、倒持泰阿近反义词近义词:授人以柄、太阿倒持、倒持干戈等,这些成语都强调了将大权交给别人而自己反受其害的情况。反义词:大权独揽,指将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,不容他人染指。五、倒持泰阿感悟“倒持泰阿”不仅是富含深意的成语,也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材。它警示我们:在处理权力、资源时,需保持警惕和审慎,清醒选择合作伙伴,合理分配并有效监督权力。同样,在人际交往中,也要保持警惕,不轻易暴露弱点,以免被他人利用或陷害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亚新玩法规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